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凯发·k8(国际)-官方网站·一触即发|中国央行突然这么做 难道有更紧急的任务?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6:28    次浏览

周一(10月24日)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,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.7690元,较上日大幅下调132点。在岸、离岸人民币纷纷刷新逾6年新低,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开盘跌破6.77,离岸人民币在跌破6.78关口后跌幅迅速扩大。央行为何放任人民币贬值?今晨的数据显示,9月银行代客净购汇达到268亿美元,创下了第一季度以来的最高值,与此同时,涉外收付款逆差在9月也达到了455亿美元,这也是今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值。9月份购汇以及涉外付款增多,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与国庆假期临近有关,但市场关于人民币贬值的担心,却是真实存在的。但央行不愿意对外汇市场进行过度的干预:首先,央行在国庆之后让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突破6.70 ,本身就说明一种态度,即央行已经基本上放弃了这一位置的争夺。第二,央行在6.70前后对中间价的定价模式有明显区别,在突破6.7之后,央行明显扩大了中间价的波动幅度,而在6.7之前,却有意以较小的波动来控制市场情绪。在这种状况下,市场的情绪也会明显出现波动,但央行可能的想法是,市场应该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,所以一旦在这个位置进行强力干预,将可能导致这些努力付之东流。人民币的汇率预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的加息进程。从美国的数据来看,年底加息的概率很大,美国经济数据目前的改善以及企业盈利的上升,是难以忽略的事实,在这样的时刻,美联储很可能在年底加息一次。当然,整体的利率正常化周期仍将十分漫长。所以,从现在到年底美联储可能的行动之前,人民币仍将面临压力。对于央行来说,其需要做的、也只能做的,是坚持目前的中间价策略,同时保持人民币指数的稳定,否则将可能被视为向市场“缴枪”。事实上,央行面临着这样的一个不等式,在不等式的左边,是仍然高企的经常项目顺差,但不等式的右边,是外资的撤出以及中国企业和居民的购汇流出,这个等式的不平衡之处,需要用外汇储备来不足,而一旦外汇储备投入不足,那么就面临着人民币贬值的压力。央行的求解办法是通过加入一个预期变量,来减少外汇储备的投入。所以,未来的两个月,将成为央行过去一年以来很多新举措的一次中期考试,央行不仅需要向市场表明其基本立场,也需要向政策高层表明其政策路径的可行性。人民币是否会继续贬值?这次人民币兑美元贬值,并不能解读为将出现趋势性贬值,而是汇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;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前,其钉住美元依然是主基调。 近期,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,加上英国、泰国等风险事件的发生,令美元急剧上升,致使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出现了一轮“急贬”,迅速超越6.7的关口。然而不同于以往,货币决策者并未对人民币汇率出手干预。一时间市场担忧,人民币汇率是否开启新一轮趋势性贬值的声浪再起。海内外一些分析人士指出,近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,市场猜测人民币贬值幅度或将进一步扩大。德意志银行预测:中国以放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,又试图冷却房地产市场,随着美联储走向利率上升的通道,人民币将面临来自资本外流的贬值压力,到2017年和2018年,人民币或将分别贬值到7.4和8.1。中国仍然是出口大国,产品出口主要靠资源优势而非汇率优势,况且在美元定价权的前提下,汇率贬值对促进出口起不了关键作用。然而产业转型则需要时间,等产业转型结束,甚至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(撤下防火墙)之时,人民币兑美元才可能进入大幅贬值通道。在此之前,当贬值压力一次性释放后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逐渐企稳,突破7是小概率事件。央行继续放水,意欲何图?中国央行的心思越来越难猜:除了放任人民币持续贬值外,央行上周的另一个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。央行近日一转国庆假期后的收水态度,上周在公开市场中重新放水。事实上,央行上周拧紧水龙头,配合楼巿调控政策,仅一周又转而再放水,难道有更重要的目的而需要央行紧急转向?央行上周在公开市场共进行了66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。此外,逆回购的期限亦增加。央行初期只进行7天期及14天期的逆回购、后期更只做7天期逆回购,“缩量又缩期”——收水意图极明显,但上周却逐步加回14天期与28天期品种,态度急变回“加量又加期”的放水状态。此外,央行大举MLF(中期借贷便利),之前只净投放415亿元,但上周净投放金额急增至3300亿元。补水力度相隔一周后突加大,却碰巧遇上本周人民币贬值加剧,央行是否为避免人民币贬值期间,触动的资金流走所造成对金融市场的潜在波动,所以放水以维稳局势?实在值得深思。专家和机构的看法瑞银最新报告认为,最近房地产市场狂热蔓延、政府担心房地产泡沫膨胀,这意味着央行不太可能放松货币政策。决策层年内不会降息或降准,以避免释放过于强烈的宽松政策信号、加剧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压力;央行在年内及2017年都不太可能降息。经济研究员提到,中国前三季度数据总体符合预期,微观来看经济企稳反弹的趋势还是蛮明显的,目前没有太大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刺激。公开市场方面,流动性放进一步宽松的概率很低,央行料会维持中性偏紧操作。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认为,近期逆回购期限调整及操作规模的起落,反映央行进一步加强了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。重新开展14、28天期逆回购操作,表明央行认为短期流动性相对平稳可控,而中期方面需要预防风险;MLF加量也属补充中长期资金缺口。